有关兔的成语
带兔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0条)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狐死兔泣 |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 元《宋史・叛臣传下・李全传下》:“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愿将军垂盼。” |
兔三窟 | 源见“狡兔三窟”。谓藏身地方多,易于避祸。宋 苏轼《过岭》诗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
|
狮子搏象兔,皆用全力 | 狮子不论与大象或是兔子搏斗,都会用尽全力。形容事情无论大小都认真对待,决不掉以轻心。 | 清・王士慎《分甘余话》:昔亡友叶文敏评余《蜀道集》诗,‘无论长篇短论,每首具有二十分力量,所谓狮子搏象兔,皆用全力。’余深愧其言。 |
狡兔三穴 | 见“狡兔三窟”。 | 元《宋史・河渠志》:“乃是狡兔三穴,自为潜身之计。” |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 清・黄宗羲《序》:“沾沾卷石之菁华,一花之开落,与桑经郦注争长黄池,则是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尔。” |
见兔顾犬 | 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
兔死狐悲 | 兔子死了;狐狸很悲伤。比喻因同类遭遇不幸而悲痛伤感。悲:悲伤。 |
元・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 |
白兔赤乌 | 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 唐・白居易《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 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 孙武《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兔尽狗烹 | 烹:烧煮食物。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统治者杀掉功臣。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同“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 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
动若脱兔 | 脱兔,指脱逃的兔子。形容人的动作迅速敏捷。又作“动如脱兔”。与“静若处子”义反。形容行动十分敏捷。 | 孙子九地篇:“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动如脱兔 | 比喻行动敏捷。 |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兔缺乌沉 | 犹兔走乌飞。 | 唐・罗邺《冬日寄献庾员外》:“却思紫陌觥筹地,兔缺乌沉欲半年。” |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 | 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 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 烹:煮烧。 飞鸟打尽,弓被搁置不用;兔被捕杀后,猎狗则被烹食。比喻事情办成,功臣被害。 |
鲁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识时务者问:‘如果那时并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汉人也配享太庙……则将如何?’我觉得颇费唇舌。” |
东门逐兔 | 见“东门黄犬”。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
兔走乌飞 |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 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
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 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
兔走鹘落 | 见“兔起鹘落”。 | 明・宋濂《佛光普照大师塔铭》:“行宣政院命长明之瑞云山清凉寺,学徒奔凑,机锋相加,如兔走鹘落,瞬目辄失。” |
狡兔死,良狗烹 | 烹:烧煮。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
《韩非子・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兔起乌沉 | 谓月出日落。 | 《参同契》上卷:“昏明顺寒暑。”后蜀・彭晓注:“兔起乌沉,升降于三百八十四日。” |
狮子搏兔 | 比喻对小事情也非常重视、用出全部力量。 | 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
惊猿脱兔 | 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不怕巉岩荆棘,就如惊猿脱兔,漫山越岭的逃散了。” |
狐死兔悲 | 亦作“狐死兔泣”。 | 《宋史.李全传》:“杨氏使人行成于夏全曰‘将军非山东归附耶?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行成:求和。杨氏:杨安儿之妹四娘子。李氏:指李全。夏氏:指夏全。 |
狼奔兔脱 | 形容仓皇逃窜。 | 《冷眼观》第四回:“远远听见吆喝之声,由远而近……众人手忙脚乱,将桌上杯盘收拾干净,转眼间,狼奔兔脱,如鸟兽散去。” |
急兔反噬 | 噬:咬。 比喻被逼走投无路的人会掉头采取反击行动。 |
清・薛时雨《漕仓行》诗:急兔反噬辄酿祸,汹汹纠众寻干戈。 |
全狮搏兔 | 搏:搏斗。 形容发挥巨大威力攻击弱小的目标。 |
曾朴《孽海花》第24回:“他既要来螳臂当车,我何妨去全狮搏兔,给他一个下马威。” |
三窟狡兔 | 见“狡兔三窟”。 | |
兔丝燕麦 | 兔丝:菟丝子。 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 |
《魏书・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兔的成语、带兔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