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分离 gǔ ròu fēn lí

组合

ABCD式

结构

主谓式

感情

贬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基本释义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
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谁知死后缠绵,恩变成仇,害得我骨肉分离,死无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骨肉离散,生死离别,合家团圆,妻离子散(更多...

反义词:

血浓于水(更多...

扩展属性

拼音: gǔ ròu fēn lí

注音: ㄍㄨˇ ㄖㄡˋ ㄈㄣ ㄌㄧˊ

繁体: 骨肉分離

感情: 贬义成语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亲人分散。

例子: 《孟姜女》:“谈起的时候也是叹气流泪,恨透了秦始皇,说他无缘无故筑什么万里长城,害得人家骨肉分离。”

例句展示

1987年,我第一次被关进监狱,服刑期间最难熬的要数骨肉分离之苦。

在自然灾害和生老病死时一些人骨肉分离,凄凉辛酸,我们应该珍惜和家人在一起地时光。

注解: 骨肉分离,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gǔ ròu fēn lí)。骨肉分离意思是: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
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谁知死后缠绵,恩变成仇,害得我骨肉分离,死无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亲人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