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雌黄
基本释义
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成语出处
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更多...)
反义词:
暂无
扩展属性
拼音: kǒu zhōng cí huáng
注音: ㄎㄡˇ ㄓㄨㄥ ㄘˊ ㄏㄨㄤˊ
繁体: 口中雌黃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言论前后矛盾。
例子: 议论反复曰口中雌黄。(宋・胡继宗《书言故事 事物譬类》)
英语: make irresponsible remarks
注解:
口中雌黄,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kǒu zhōng cí huáng)。口中雌黄意思是: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
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出自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言论前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