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离扑朔 mí lí pū shuò

组合

ABCD式

结构

联合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基本释义

迷离:眼睛半闭半睁的样子;扑朔:脚乱蹬乱动。
原指分辨不清雌雄、男女。

成语出处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扑朔迷离,迷离恍惚(更多...

反义词:

泾渭分明(更多...

扩展属性

拼音: mí lí pū shuò

注音: ㄇㄧˊ ㄌㄧˊ ㄆㄨ ㄕㄨㄛˋ

繁体: 迷離撲朔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男女不分的场合。

例子: 整个案件迷离扑朔,令侦探人员非常头疼。

正音: “朔”,读作“shuò”,不能读作“suò”。

辨形: “朔”,不能写作“溯”。

辨析: 见“迷离恍惚”。

英语: be disorderly and confusing

俄语: туманный

注解: 迷离扑朔,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mí lí pū shuò)。迷离扑朔意思是:迷离:眼睛半闭半睁的样子;扑朔:脚乱蹬乱动。
原指分辨不清雌雄、男女。。出自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男女不分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