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锣打鼓 qiāo luó dǎ gǔ

组合

ABCD式

结构

联合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当代

热度

常用

基本释义

①谓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成语出处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人家服服贴贴,敲锣打鼓。”..."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锣鼓喧天,扬铃打鼓(更多...

反义词:

暂无

扩展属性

拼音: qiāo luó dǎ gǔ

注音: ㄑㄧㄠ ㄌㄨㄛˊ ㄉㄚˇ ㄍㄨˇ

繁体: 敲鑼打鼓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欢庆的场面。

例子: 秦牧《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当年刚刚问世的时候,敲锣打鼓,闹得沸沸扬扬。”

英语: beat drums and gongs

例句展示

四处可听见敲锣打鼓、烟花爆竹之声。

你也可以放鞭炮,还有敲锣打鼓来欢庆。

在中国,人们在逢年过节时会敲锣打鼓。

村民们敲锣打鼓放鞭炮。

靠敲锣打鼓抓不到兔子。

村民们敲锣打鼓放鞭炮

其中有老人,也有年轻人,他们整天都在敲锣打鼓。

有的女孩想要敲锣打鼓的爱情,你却只想安静的走开。

周六是农历春节,这天在北京演员身着戏服敲锣打鼓舞起了狮子。

我们不会要求你们按部就班并敲锣打鼓的宣告这个世界需要转变。

但是,他感叹道“现如今你必须到外面去站在你的书前面敲锣打鼓。”

比赛一般以村为单位组织参加,同村人便在两岸敲锣打鼓呐喊助威。

你要是赖着不走,用拖拉机拉你走,用推土机推你走,敲锣打鼓送你走。

选出了村长,村民们就给他献上一朵红纸花,人们还到他家门口敲锣打鼓。

因此,他们采用把红对联贴在门上、放鞭炮和敲锣打鼓的方法来驱赶“年”。

从那以后,每到冬天最冷的时候,人们就敲锣打鼓、放鞭炮来庆祝年的死亡。

乐曲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目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情绪。

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

风吹打在脸上,雨开始一滴一滴地下着,雨滴打在树叶和铁皮屋顶上,就像敲锣打鼓的声音。

重要的是,菲茨杰拉德选择了敲锣打鼓地为他的出场大造声势,却在介绍时偃旗息鼓般地悄声低语。

于是相沿成习,过年的时候要贴红纸,穿红衣,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据说就是这个缘故。

尽管古人在腊八当天举行祭祀活动,敲锣打鼓以驱邪消灾,然而,是佛教把腊八变成了真正的节日。

并不是说我们做人就是默默无闻,做事时就敲锣打鼓,而是说,我们做人时谦卑一些,做事时认真一些。

注解: 敲锣打鼓,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qiāo luó dǎ gǔ)。敲锣打鼓意思是:①谓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出自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人家服服贴贴,敲锣打鼓。”。作谓语、定语;用于欢庆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