歃血为誓 shà xuè wéi shì

组合

ABCD式

结构

偏正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基本释义

歃血:口含血。
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立誓。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7卷:“受金液,经投金人八两于东流水中,歃血为誓,乃告之。”..."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歃血为盟(更多...

反义词:

暂无

扩展属性

拼音: shà xuè wéi shì

注音: ㄕㄚˋ ㄒㄩㄝˋ ㄨㄟˊ ㄕˋ

繁体: 歃血爲誓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结盟。

例子: 明·朱鼎《玉镜台记·新亭流涕》:“我自愿漆身吞炭,尝胆卧薪,同心协力期雪耻,须歃血为誓,歃血为誓。”

英语: pledge each other in wine in which blood has been mixed

注解: 歃血为誓,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hà xuè wéi shì)。歃血为誓意思是:歃血:口含血。
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立誓。。出自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7卷:“受金液,经投金人八两于东流水中,歃血为誓,乃告之。”。作谓语、定语;指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