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突西施 táng tū xī shī

组合

ABCD式

结构

动宾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近代

热度

常用

基本释义

唐突:冒犯。
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
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

成语出处

梁启超《诗话》:“更会串一戏,曰《易水饯荆卿》,其第一幕‘饯别’内,有歌四章,以《史记》所记原歌作尾声,近于唐突西施,点窜《尧典》。”..."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唐突西子(更多...

反义词:

暂无

扩展属性

拼音: táng tū xī shī

注音: ㄊㄤˊ ㄊㄨ ㄒㄧ ㄕ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亵渎比自己强的人。

例子: 梁实秋《西施舌》:“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但觉未免唐突西施。”

英语: be impudent to a good man

注解: 唐突西施,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táng tū xī shī)。唐突西施意思是:唐突:冒犯。
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
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出自梁启超《诗话》:“更会串一戏,曰《易水饯荆卿》,其第一幕‘饯别’内,有歌四章,以《史记》所记原歌作尾声,近于唐突西施,点窜《尧典》。”。作谓语、定语;指亵渎比自己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