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贯中西
基本释义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扩展属性
拼音: xué guàn zhōng xī
注音: ㄒㄩㄝˊ ㄍㄨㄢˋ ㄓㄨㄥ ㄒㄧ
繁体: 學貫中西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博学。
例子: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貌赛天仙,腰缠万贯,学贯中西,温柔贤良。”
例句展示
郑晓沧是中国近代学贯中西的教育家,他的诗作清和拙朴一如其人。
东西方教育模式是相通相融的,我们要根据这种互补性,扬长避短,培养学贯中西的人才;
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的翻译家。
但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三位学贯中西的文化名家又有着吾爱吾国、人本主义、反物质主义等相似的文化禀性。
你们将学贯中西,你们未来的贡献将有可能影响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但无论在哪里,中华君子的情怀将永远是你们的人生基石。
本文认为,由于方以智努力学贯中西,所以在他的学术创造中,较好地实现了中国传统科学精神与西方近代科学精神的融会贯通。
注解: 学贯中西,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xué guàn zhōng xī)。学贯中西意思是: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作谓语、定语;指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