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节义
基本释义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扩展属性
拼音: zhōng xiào jié yì
注音: ㄓㄨㄥ ㄒㄧㄠˋ ㄐㄧㄝˊ ㄧˋ
繁体: 忠孝節義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道德准则。
例子: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那些充满了忠孝节义、悲欢离合的故事曾迷惑了他。”
例句展示
本章探讨了元代文人忠孝节义观新的时代特点。
譬如说,壹本史时书里记载的感情故事,少见了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多了些忠孝节义的感情。
《狱中上母书》是少年英雄夏完淳临刑前写的家书,信中既流淌着作者至真至纯的个人情感,也表现了忠孝节义和宗族意识的民族文化心理。
注解: 忠孝节义,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hōng xiào jié yì)。忠孝节义意思是: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