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肉复生 bì ròu fù shēng

组合

ABCD式

结构

主谓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基本释义

髀:大腿。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无所事事,髀里肉生(更多...

反义词:

疲于奔命,马不停蹄(更多...

扩展属性

拼音: bì ròu fù shēng

注音: ㄅㄧˋ ㄖㄡˋ ㄈㄨˋ ㄕㄥ

繁体: 髀肉復生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形容虚度时光。

例子: 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泪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英语: having put on flesh again on the thigh(a sign of regret at his inactivity)

注解: 髀肉复生,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ì ròu fù shēng)。髀肉复生意思是:髀:大腿。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主谓式;作谓语;形容虚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