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之臣 shè jì zhī chén

组合

ABCD式

结构

偏正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基本释义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
春秋时对作大国附庸的小国的称谓。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成语出处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扩展属性

拼音: shè jì zhī chén

注音: ㄕㄜˋ ㄐㄧˋ ㄓ ㄔㄣˊ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例子: 元·李文蔚《蒋神灵应》第二折:“若论此子,乃社稷之臣,栋梁之材。”

英语: a bulwark of the state(a pillar of the state)

注解: 社稷之臣,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hè jì zhī chén)。社稷之臣意思是: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
春秋时对作大国附庸的小国的称谓。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季氏》:“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作宾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