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基本释义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扩展属性
拼音: shì zhī bù jiàn , tīng zhī bù
注音: ㄕˋ ㄓ ㄅㄨˋ ㄐㄧㄢˋ , ㄊㄧㄥ ㄓ ㄅㄨˋ ㄨㄣˊ
繁体: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例子: 明·吕坤《呻吟语》第三卷:“然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岂无风雨雷霆,亦只时发间出。”
英语: look at but pay no attention to, and listen to hear nothing
注解: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hì zhī bù jiàn , tīng zhī bù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意思是: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出自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