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羊击鼓 xuán yáng jí gǔ

基本释义

古代作战时使用空营诱惑敌人,一种疑兵之计。
以羊蹄击鼓伪装士卒击鼓进军。悬羊:将羊倒悬起来。

宋・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开禧 用兵,诸将皆败,唯 毕再遇 数有功……尝与虏对垒,度虏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
一夕拔营去,虑虏来相追,乃留旗帜于营,并缚生羊,置其前二足于鼓上,击鼓有声。虏不觉其为空营, 相持竟日。及觉欲追,则已远矣。”元人平话中名之曰“悬羊击鼓策”。

成语出处

《七国春秋平话》卷下:“却说乐毅引三千兵至齐寨,听金鼓响不入耳。小军报乐毅 曰:『乃空寨!』 乐毅急回。石丙曰:『可攻之。』毅曰:『休!不知此计是悬羊击鼓策,吾失之矣!急回!你遭齐兵之计。』”..."

扩展属性

拼音: xuán yáng jí gǔ

注音: ㄒㄩㄢˊ ㄧㄤˊ ㄐㄧˊ ㄍㄨˇ

繁体: 懸羊擊鼓

注解: 悬羊击鼓,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xuán yáng jí gǔ)。悬羊击鼓意思是:古代作战时使用空营诱惑敌人,一种疑兵之计。
以羊蹄击鼓伪装士卒击鼓进军。悬羊:将羊倒悬起来。

宋・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开禧 用兵,诸将皆败,唯 毕再遇 数有功……尝与虏对垒,度虏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
一夕拔营去,虑虏来相追,乃留旗帜于营,并缚生羊,置其前二足于鼓上,击鼓有声。虏不觉其为空营, 相持竟日。及觉欲追,则已远矣。”元人平话中名之曰“悬羊击鼓策”。。出自《七国春秋平话》卷下:“却说乐毅引三千兵至齐寨,听金鼓响不入耳。小军报乐毅 曰:『乃空寨!』 乐毅急回。石丙曰:『可攻之。』毅曰:『休!不知此计是悬羊击鼓策,吾失之矣!急回!你遭齐兵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