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地陷
基本释义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天崩地坍(更多...)
反义词:
暂无
扩展属性
拼音: tiān bēng dì xiàn
注音: ㄊㄧㄢ ㄅㄥ ㄉㄧˋ ㄒㄧㄢˋ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例子: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35回:“周丑孩在水圪凹里,瞧的清,看的明,猛力把雷绳一拉,天崩地陷般的一声巨响,六个敌人应声倒地。”
英语: The heavens split and the earth sinks.
注解: 天崩地陷,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tiān bēng dì xiàn)。天崩地陷意思是: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