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丝益棼
基本释义
成语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扩展属性
拼音: zhì sī yì fén
注音: ㄓˋ ㄙ ㄧˋ ㄈㄣˊ
繁体: 治絲益棼
感情: 贬义成语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补语;含贬义。
例子: 清 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而复以上院制肘之,是治丝益棼也。”
辨形: “棼”,不能写作“焚”。
英语: sort out silk threads improperly only to tangle them further--do something which only makes matters worse
注解:
治丝益棼,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hì sī yì fén)。治丝益棼意思是:整理蚕丝不找头绪;结果越整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复杂。棼:纷乱。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联合式;作宾语、补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