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憎分明
基本释义
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成语出处
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扩展属性
拼音: ài zēng fēn míng
注音: ㄞˋ ㄗㄥ ㄈㄣ ㄇㄧㄥˊ
繁体: 愛憎分明
感情: 褒义成语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表示对人和物喜爱与厌。
例子: 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爱憎分明、坚强独立的小睛会怕人“闲话”。(陈若曦《耿尔在北京》)
正音: “憎”,读作“zēng”,不能读作“zèng”;“分”,读作“fēn”,不能读作“fèn”。
辨形: “憎”,不能写作“增”。
辨析: “爱憎分明”和“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但“爱憎分明”专指思维感情方面;“泾渭分明”多泛指人或事好与坏的界限。
英语: be clear about what to love or hate
日语: 愛憎 (あいぞう)がはっきりしている。愛憎の念が深い
德语: Liebe und Haβ genau voneinander scheiden
例句展示
他们都爱憎分明,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他对各种描写的低劣性都抱以傲慢、讽刺和毫不保留爱憎分明的态度。
狗热爱朋友,咬它们的敌人(爱憎分明)。这点与人类很不同,他们不能单纯的相爱,总是爱恨交织。
而事实也证明,在孩子的心中,永远是爱憎分明的,他们对爱她的人充满着好感,对伤害她的人会回击。
狗爱护它们的朋友,咬他们的敌人,这一点和人有很大的不同,人没有如此爱憎分明,并且总是把爱和恨混在一起。
村中末代佤王李如楷(生于1835年,卒于1917年),性情刚直、爱憎分明,体贴族人、勤于笔耕,注重农事、兴修水利,以清风明月的身形教化族众。
注解:
爱憎分明,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ài zēng fēn míng)。爱憎分明意思是:憎:恨。
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出自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表示对人和物喜爱与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