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牙还牙 yǐ yá huán yá

组合

ABCB式

结构

偏正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基本释义

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成语出处

《旧约全书・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针锋相对,以眼还眼,以毒攻毒,请君入瓮,以直报怨,报雠雪恨,血债血偿(更多...

反义词:

退避三舍,以德报怨,唾面自干,逆来顺受(更多...

扩展属性

拼音: yǐ yá huán yá

注音: ㄧˇ ㄧㄚˊ ㄏㄨㄢˊ ㄧㄚˊ

繁体: 以牙還牙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常与以眼还眼连用。

例子: 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正音: “还”,读作“huán”,不能读作“hái”。

辨形: “牙”,不能写作“邪”。

辨析: “以牙还牙”与“针锋相对”有别:“以牙还牙”着眼于一方;多指人的态度、行动、策略;主语应是人;“针锋相对”着眼于双方;多指立场、观点、态度;主语除人外还可是言论、观点等。

英语: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a tooth for a tooth; Requite like for like)

俄语: зуб за зуб

日语: 歯(は)には歯

德语: Zahn um Zahn

歇后语: 1. 俩狗打架 —— 以牙还牙
2. 老母猪打架 —— 以牙还牙

例句展示

他们对着防暴警察愤然大骂,对方也以牙还牙。

在一轮以牙还牙的驱逐行动之后,这两个国家又分别驱逐了一位外交官。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这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规则。

“以牙还牙”引自《出埃及记》。

报复型正义要求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一报还一报。以牙还牙。(非“眼睛对眼睛” )

反之,若我们以猜疑待人,他们也可能以牙还牙。

他们对这件事,不要作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要求。

“我只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你曾用过这种借口吗?

他没有以牙还牙,而是径直走开,让队友去争出个结果。

如果我们都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那这个世界很快就盲眼且无牙。

并且,发射地点和弹道容易识别,易招致目标国的以牙还牙。

你要小心你的对手是谁。常言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吗?

你眼不可顾惜,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我听说他一直在讲你坏话,你应该报复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被陌生人的骂,我可以以牙还牙。被熟悉的人伤,我却招架不了。

反对它们的存在会赢得人民的支持,但是以牙还牙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也就是说,他们坚决同意以牙还牙(eye for an eye)。

我发誓庆典结束之前我也要你尝尝我的痛苦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子还子。

我重申本来这是告别的好机会,还能朝对我恶语相向的人以牙还牙,但我不要。

注解: 以牙还牙,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ǐ yá huán yá)。以牙还牙意思是: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出自《旧约全书・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常与以眼还眼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