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萁
基本释义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扩展属性
拼音: zhǔ dòu rán qí
注音: ㄓㄨˇ ㄉㄡˋ ㄖㄢˊ ㄑㄧˊ
感情: 贬义成语
用法: 紧缩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 煮豆燃萁伤往昔,而今团结乐陶陶。(陈毅《过临洮》诗)
正音: “萁”,读作“qí”,不能读作“jī”。
辨形: “萁”,不能写作“箕”。
英语: internecine fight
例句展示
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盘根错节”和“煮豆燃萁”。
注解:
煮豆燃萁,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hǔ dòu rán qí)。煮豆燃萁意思是:用豆秸煮豆子;原比喻弟兄间互相残害。今比喻自家人闹不团结;自相伤害。燃:烧;萁:豆秸。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紧缩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