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zhī xíng hé yī

组合

ABCD式

结构

主谓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基本释义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成语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易行难,心口如一(更多...

反义词:

暂无

扩展属性

拼音: zhī xíng hé yī

注音: ㄓ ㄒㄧㄥˊ ㄏㄜˊ ㄧ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例子: 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19回:“若我俩联合起来,才叫知行合一。”

例句展示

一方面阐述“知行合一”思想的历史意义。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学习心理思想。

形成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并坚持做到知行合一!

杜威的知行合一论在现代中国的影响具有多面性。

杜威的知行合一论在现代中国的影响具有多面性。

他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进行了新的解释。

第三部分:着重阐述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浅析浅析。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只有从这一意义上去理解才是惟一正确的。

儒教里有知行合一的法门,就是要你明白,只要理想大善,便可无所不为。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在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领域具有适应各个时代的精神内涵。

西方思想传统以追求知识本身为目的,中国思想传统则以知行合一和经世致用为旨归。

十年来,我们一直遵循“明德博学,知行合一”的院训,培育出了新一代优秀的“电信人”;

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重新解读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命题,对我们的道德实践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注解: 知行合一,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hī xíng hé yī)。知行合一意思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出自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