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所欲
基本释义
成语出处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扩展属性
拼音: cóng xīn suǒ yù
注音: ㄘㄨㄥˊ ㄒㄧㄣ ㄙㄨㄛˇ ㄩˋ
繁体: 從心所欲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指随自己心意办事。
例子: 从此可以高枕而卧,从心所欲了。(邹韬奋《患难余生记 进步文化的遭难》)
英语: do as one pleases(follow one's own inclination)
例句展示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种自由,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无限的从心所欲寓于有限的生活空间。
一方兴起,一方衰落,似乎想要暗示只有遵从真正的道德时才能从心所欲。
儒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天人合一”、“从心所欲不逾距”的自由和谐之境域,即真善美合一圆成之境。
虽然身处逆境,但佛罗伦斯从心所欲,因而创建了现代护理制度,并毫不懈怠地致力于改善医院的卫生状况。
最后,作者指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不是随意的创造,还必须坚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翻译原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它主要体现在儒道两家观点中:儒家提倡的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自由;道家提倡的是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
注解: 从心所欲,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cóng xīn suǒ yù)。从心所欲意思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偏正式;作谓语;指随自己心意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