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打一耙
基本释义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扩展属性
拼音: dào dǎ yī pá
注音: ㄉㄠˋ ㄉㄚˇ ㄧ ㄆㄚˊ
感情: 贬义成语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例子: 看来,他们上上下下都串通好了,而且要倒打一耙。
正音: “倒”,读作“dào”,不能读作“dǎo”;“耙”,读作“pá”,不能读作“bā”。
辨形: “耙”,不能写作“扒”。
英语: make a false countercharge(recriminate; make false countercharges; put the blame on the victim)
俄语: валить с больнóй головы на здорóвую
日语: さかねじを食わす
德语: eine unbegründete Gegenbeschuldigung vorbringen
法语: faire une contreaccusation sans fondement
歇后语: 猪八戒败阵 —— 倒打一耙
例句展示
他非但不认错,还倒打一耙。
相反,它被反斥为这场灾难的始作俑者的倒打一耙。
老公:倒打一耙!今天不是说好你给我打电话的嘛。结果我等了一天,还是我打给你的。
很多人指责说这是因为人们害怕被救者倒打一耙,诬陷助人为乐者——而那些支持这种行为的法官也难辞其咎。
注解: 倒打一耙,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dào dǎ yī pá)。倒打一耙意思是:比喻犯了错误或干了坏事不承认;反咬对方一口。。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