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
基本释义
指秦始皇焚烧《诗经》、《书经》等古代典籍;坑杀一批儒生。后泛指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
成语出处
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扩展属性
拼音: fén shū kēng rú
注音: ㄈㄣˊ ㄕㄨ ㄎㄥ ㄖㄨˊ
繁体: 焚書坑儒
感情: 贬义成语
用法: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 满清入主中原,焚书坑儒多少次,杀了民族思想的人。(梁斌《红旗谱》四二)
正音: “焚”,读作“fén”,不能读作“fěn”。
辨形: “坑”,不能写作“炕”。
英语: burn the books and bury the scholars alive
俄语: сожжéние конфуциáнских книг и истреблéние конфуциáнцев
日语: 書籍(しょせき)を焼き払い,儒生(じゅせい)を生き埋めにする
注解:
焚书坑儒,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fén shū kēng rú)。焚书坑儒意思是:坑:挖坑活埋;儒:儒生;读书人。
指秦始皇焚烧《诗经》、《书经》等古代典籍;坑杀一批儒生。后泛指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出自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