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衷共济
基本释义
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成语出处
《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近反义词
扩展属性
拼音: hé zhōng gòng jì
注音: ㄏㄜˊ ㄓㄨㄥ ㄍㄨㄥˋ ㄐㄧˋ
繁体: 和衷共濟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例子: 他见了启事便跑到书店里来,谈了些和衷共济的话。(郭沫若《学生时代 创造十年》)
正音: “济”,读作“jì”,不能读作“jǐ”。
辨形: “衷”,不能写作“忠”;“济”,不能写作“计”。
辨析: “和衷共济”和“同心协力”;“同舟共济”;都有“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意思。“和衷共济”和“同舟共济”意义基本相同;它们多用在大事上;也含有共同克服困难之意;“同心协力”则不然。
英语: pull together for a common cause
俄语: единодушн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德语: gemeinsam den Fluβ überqueren--an einem Strang ziehen
例句展示
这将需要业内全体同人和衷共济。
注解:
和衷共济,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hé zhōng gòng jì)。和衷共济意思是:衷:内心;济:渡水。
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出自《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