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利忘义
基本释义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近反义词
扩展属性
拼音: jiàn lì wàng yì
注音: ㄐㄧㄢˋ ㄌㄧˋ ㄨㄤˋ ㄧˋ
繁体: 見利忘義
感情: 贬义成语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 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正音: “见”,读作“jiàn”,不能读作“xiàn”。
辨形: “利”,不能写作“力”;“忘”,不能写作“妄”。
辨析: “见利忘义”和“利令智昏”;都含有“为私利而做坏事”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不同在于:①“见利忘义”的“利”;一般指钱财或其他物质上的好处;“利令智昏”的“利”;一般指私利;范围广。②“见利忘义”有“忘义”;忘记正义的意思;“利令智昏”的“智昏”即头脑糊涂的意思。
英语: forget friendship for profit
歇后语: 拾钱不识街坊 —— 见利忘义
例句展示
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
观察观察一些见利忘义的密友,让我知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低下的根本原因是见利忘义、见利忘德。
他的辩护律师团争辩说,他的过失只是天真的多嘴多舌,而不是见利忘义。
Brown表示收到这些支持的信件令人欣慰,因为这表明开发团队没有做任何过份或者见利忘义的事情。
克里姆林宫宣传机器借机让仇外情绪火上浇油:说什么萨卡·什维利是魔鬼,因此西方国家支持他是见利忘义。
它既不是道德上超凡脱俗的圣贤或先进的“君子”,也不是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小人”,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中人”之性和“常人”之德。
注解: 见利忘义,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jiàn lì wàng yì)。见利忘义意思是: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