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毁骨立
基本释义
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头架子。
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扩展属性
拼音: āi huǐ gǔ lì
注音: ㄞ ㄏㄨㄟˇ ㄍㄨˇ ㄌㄧˋ
繁体: 哀毀骨立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例子: 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骨立,极尽半子之谊。(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正音: “骨”,读作“gǔ”,不能读作“gú”。
辨形: “立”,不能写作“厉”。
英语: be emaciated with grief at loss of one's parent
歇后语: 王戎守灵 —— 哀毁骨立
例句展示
事实上哀毁骨立,人们知道有些蛇可以不用进食长达两年。
注解:
哀毁骨立,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āi huǐ gǔ lì)。哀毁骨立意思是:哀:悲哀;毁:损坏身体。
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头架子。
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