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厥辞 dà fàng jué cí

组合

ABCD式

结构

动宾式

感情

贬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基本释义

亦作“大放厥词”。①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②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

成语出处

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辞。”..."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大放厥词(更多...

反义词:

默默无言(更多...

扩展属性

拼音: dà fàng jué cí

注音: ㄉㄚˋ ㄈㄤˋ ㄐㄩㄝˊ ㄘˊ

繁体: 大放厥辭

感情: 贬义成语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大发议论。

例子: 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六章:“竟敢来朝堂之上大放厥辞,穷凶极恶地攻击毁谤自己。”

英语: have a big mouth(talk a great deal of nonsense)

注解: 大放厥辞,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dà fàng jué cí)。大放厥辞意思是:亦作“大放厥词”。①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②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出自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辞。”。作谓语、宾语;指大发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