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尽粮绝
基本释义
成语出处
宋・魏了翁《故太府寺丞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郭公墓志铭》:“血战三日夜,矢尽援绝,遂死之。”..."
扩展属性
拼音: dàn jìn liáng jué
注音: ㄉㄢˋ ㄐㄧㄣˋ ㄌㄧㄤˊ ㄐㄩㄝˊ
繁体: 彈盡糧絕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陷入困境。
例子: 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掩护主力,阻击日寇,最后弹尽粮绝,投江壮烈牺牲。
正音: “弹”,读作“dàn”,不能读作“tán”。
辨析: “弹尽粮绝”与“弹尽援绝”有别:“弹尽粮绝”指“粮”;所“绝”的比较具体;“弹尽援绝”中“援”所指的比较广泛。
英语: run out of ammunition and food supplies
例句展示
敌人弹尽粮绝,被迫放弃那座城市。
布里斯说:“美联储基本上已经弹尽粮绝。
这个家伙时常让我们错认为他的武器库早已弹尽粮绝。
在布鲁塞尔,人们普遍感觉欧元区的拥护者们已经弹尽粮绝,江郎才尽。
上一轮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风险投资的资助不断减少,初创公司随后也弹尽粮绝。
欧元四面受敌,其中的几个成员国,要么伤痕累累,要么苦苦煎熬,它们已弹尽粮绝,苦无应对之策。
担任后卫的红五军团和红三军团各一部,被敌人阻于湘江以东,激战至弹尽粮绝后,大部壮烈牺牲。
注解: 弹尽粮绝,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dàn jìn liáng jué)。弹尽粮绝意思是:打仗时弹药用完;粮食也吃完了。形容情况困窘;处境危急。。出自宋・魏了翁《故太府寺丞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郭公墓志铭》:“血战三日夜,矢尽援绝,遂死之。”。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