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
基本释义
成语出处
春秋・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扩展属性
拼音: xué ér bù yàn
注音: ㄒㄩㄝˊ ㄦˊ ㄅㄨˋ ㄧㄢˋ
繁体: 學而不厭
感情: 褒义成语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 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正音: “而”,读作“ér”,不能读作“ěr”;“不”,读作“bù”,不能读作“bǔ”。
英语: be eager and tireless to learn
日语: うまずたゆまず学習(がくしゅう)する
例句展示
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学而不厌是真知,教而不厌是真爱。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桃李芬芳,其乐亦融融。祝老师们节日愉快!
方法要灵活多样。一种方式学厌了,可以变换其他的方式,以便学而不厌。
方法要灵活多样。一种方式学厌了,可以变换其他的方式,以便学而不厌…
方法要矫捷多样。一种方式学厌了,可以变换其他的方式,以便学而不厌烦。
有效的学习是与好的方法与动机分不开的。责任心强且有抱负的人会学而不厌。
郭恩绵教授从事临床及教学四十余年,精勤不怠,学而不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师襄子,直到现在,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仍是我们的座右铭。
注解:
学而不厌,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xué ér bù yàn)。学而不厌意思是: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