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兼肉
基本释义
成语出处
《尹文子・大道上》:“昔晋国若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无几时,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饭。”..."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食不重肉(更多...)
反义词:
暂无
扩展属性
拼音: shí bù jiān ròu
注音: ㄕˊ ㄅㄨˋ ㄐㄧㄢ ㄖㄡˋ
感情: 中性成语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英语: not to take a second course of meat
注解: 食不兼肉,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hí bù jiān ròu)。食不兼肉意思是:吃饭不用两道肉食。谓饮食节俭。。出自《尹文子・大道上》:“昔晋国若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无几时,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饭。”。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