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血 yī zhēn jiàn xiě

组合

ABCD式

结构

连动式

感情

褒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基本释义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玉传》:“一针即瘥。”..."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一语道破,一语破的,言必有中,谈言微中,有的放矢,开门见山,鞭辟入里,言简意赅,提纲挈领,一语中的,秉要执本,针砭时弊(更多...

反义词:

言不及义,言之无物,空洞无物,离题万里,无的放矢,隔靴搔痒,言外之意,不痛不痒,不着边际,莫衷一是,一语破的(更多...

扩展属性

拼音: yī zhēn jiàn xiě

注音: ㄧ ㄓㄣ ㄐㄧㄢˋ ㄒㄧㄝˇ

繁体: 一針見血

感情: 褒义成语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 这不是把我们的毛病讲得一针见血么?不错,党八股中中国有,外国也有,可见是通病。(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正音: “见”,读作“jiàn”,不能读作“xiàn”。

辨形: “见”,不能写作“现”。

辨析: ①“一针见血”和“一语破的”;都有“抓住本质;击中要害”的意思。但“一针见血”有“一针见到血”的意思;可以形容技术熟练;立刻见效;“一语破的”没这层意思。②“一针见血”和“开门见山”;都有“说话或写文章简洁明了;切中要害”的意思。但“开门见山”偏重于开头就指出重点;“一针见血”偏重于说话或写文章时;切中要害。

英语: draw blood with one prick

俄语: попасть в самую точку

日语: 言葉(ことば)がその要点(ようてん)をずばりつくこと,急所(きゅうしょ)をつく

德语: ganz zutreffend(scharf)

法语: piquer au vif(mettre le doigt sur qch.)

歇后语: 验血的扎耳朵 —— 一针见血

例句展示

爸爸会仔细倾听,随时评论几句,总是一针见血。

她的文章确实一针见血。

在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作的一次一针见血的演讲中,他敦促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全面改革。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项工作的缺点。

别担心,他仍然满嘴俏皮话一针见血。

刘易斯的回应很简单,并且一针见血。

你最后的评论真是一针见血。

分析问题都很简截,却往往一针见血。

你的分析确实一针见血。

他的评论总是一针见血。

朋友的打趣一针见血。

约翰·韦恩是一个直言不讳、一针见血的人。

他的精致的嘲讽及魔术般的挑衅总是一针见血。

我喜欢跟那种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的人做生意。

我喜欢跟那种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的人做生意。

迈克在演讲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房屋政策的弊端。

在过去几天里,“体面”这个词冒出来很多次,它还真是一针见血。

演出效果很妙,尤其是马迈特在剧本里接二连三地撒上一针见血的俏皮话。

做市场就是做品牌,这在今天的移动通信市场上可谓是一针见血的箴言。

作为一位很有经验的辩论者,他总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对方论证中的谬误。

然而,他最大的失败是自己没能力一针见血的写出其所厌恶制度的两面性。

Climate Wisconsin的404出错页面虽简洁但一针见血。

她一针见血地指出,欧盟的政策倾向于妥协和倾听,并且不喜欢解决麻烦的事情。

如果《金钱与权力》这本书能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弄清楚,那才不失强硬与一针见血。

注解: 一针见血,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zhēn jiàn xiě)。一针见血意思是: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玉传》:“一针即瘥。”。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