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如一 biǎo lǐ rú yī

表里如一的反义词解析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言不由衷 由:从;衷:内心。
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口是心非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表里不一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外厉内荏 表面强硬而内心虚弱。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剀传》:“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厉内荏,以虚事上,无佐国之实,故清浊而寒温不效也。”
言行相诡 诡:违反,违背。
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吕氏春秋・淫辞》:“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阳奉阴违 阳:表面;奉:奉行;遵守;阴:背后;暗里;违:违背。
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明・范景文《革大户行召募疏》:“如有日与胥徒比,而阳奉阴违,名去实存者,断以白简随其后。”
华而不实 华;同“花”;开花;实:结果实。
光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里空虚;有名无实。
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叶公好龙 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
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言行不一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相似,始终相悖。”
两面三刀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面誉背非 见“面誉背毁”。 元《宋史・范杲传》:“杲性虚诞,与人交,好面誉背非。”
色厉内荏 色:神色;厉:厉害;内:内心。
荏:软弱;怯懦。
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虚有其表 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好。虚:空;表:外表。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虚有其表耳!’”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表里如一的反义词、对立词、相反词以及表里如一的反义表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