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无物 kōng dòng wú wù

空洞无物的反义词解析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名副其实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身后赠谥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言不尽意 言:说的话;尽:完全。
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多用于信的末尾。
《周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言近旨远 旨:题旨;所要表达的意思。
言语虽然浅近;含意却很深远。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曲尽其妙 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 晋・陆机《文赋》序:“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
言简意赅 简:简洁;简练;赅:完备。
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而透彻。也作“意简言赅”。
宋・张端义《贵耳集》上卷:“言简理尽,遂成王言。”
一语破的 一句话就说中要害。指说话简洁精练;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破的:射中箭靶)。
唐・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一针见血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玉传》:“一针即瘥。”
言之有物 物:指内容。
说话或写文章内容具体。
《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微言大义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
清・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空洞无物的反义词、对立词、相反词以及空洞无物的反义表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