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挞伐 dà zhāng tà fá

大张挞伐的近义词解析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口诛笔伐 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
伐:征讨。
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大动干戈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
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兴师问罪 宣布对方罪状;发兵讨伐。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兴、动:发动;师:军队;众:大队人马。
宋・沈括《梦溪笔谈》:“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鸣鼓而攻之 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大张挞伐的近义词、同义词、相近词、替代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