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雷霆 dà fā léi tíng

大发雷霆的近义词解析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勃然大怒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
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暴跳如雷 暴:急躁;发怒。
蹦跳发怒;好像打雷一样猛烈。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
怒形于色 形:显露;色:脸色。
满腔愤怒显于脸上。
宋・洪迈《夷坚决》:“夫子赐之酒五尊。子夏怒形于色,举足蹴其二。”
怒火中烧 中:心中。
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极端愤怒。
宋・王迈《臞轩集》:“虚舟相触何心在,怒火虽炎一响空。”
火冒三丈 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愤怒。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怒不可遏 遏;止住。愤怒得难以抑制。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老羞成怒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参改,拿问在监。”
气急败坏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恼羞成怒 恼:气恼;羞:羞臊。
指由于气恼、羞臊而大怒。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意气用事 意气:主观;偏激的情绪;用事:办事。
处理事情只凭个人一时的情绪。
清・黄宗羲《陈乾初墓志铭初稿》:“潜心力行,以求实得,始知曩日意气用事,刻意破除,久归平贴。”
雷霆之怒 雷霆:霹雳。
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怒发冲冠 冠:帽子。
愤怒得头发竖起;顶着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忿然作色 因忿怒而变了脸色。 孙膑《孙膑兵法・威王问》:“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日其急则也。”
感情用事 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 曹禺《日出》跋:“而我一个感情用事,素来不能冷静分析的人,只知道哪一个最令我关心的。”
大肆咆哮 大肆:毫无顾忌;咆哮:愤怒叫喊。
指愤怒地大喊大叫。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四章:“败报传到英国,政府党报纸大肆咆哮,‘一致要求实行充分的报复’。”
大动肝火 大怒。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一回:“毛虎听了,不觉大动肝火。”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大发雷霆的近义词、同义词、相近词、替代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