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 dé yì wàng xíng

得意忘形的近义词解析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忘乎所以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夫人倾身陪奉,忘其所以。”
自鸣得意 自己表示得意。形容自我欣赏。鸣:表达;表示。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挥策四顾;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自鸣得意。”
得意洋洋 洋洋:得意的样子。
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顾盼自雄 左看右看,自以为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宋书・范晔传》:“跃马顾盼,自以为一世之雄。”
耀武扬威 耀:炫耀;夸耀;武:武力;扬威:显示威风。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也作“扬威耀武”。
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俺这唐兵人强马壮,耀武扬威,真个是将勇兵骁也。”
出言不逊 言:话;说;出言:说话;逊:谦让;恭顺。
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也作“出口不逊。”。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张郃传》:“图(郭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摇头晃脑 晃:摇动。
脑袋摇来摇去;形容旧时读书人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也作“摇头摆脑”。有时也形容轻狂之态。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至乾禅师》第四十八卷:“教渠拽耙牵犁,直是摇头摆脑。”
自我陶醉 形容不适当地自我欣赏。陶醉:沉醉在某种境界或情绪中。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侠(渐渐激昂起来,显出自我陶醉的神气)‘我侠累,手有搏虎之力,比姜太公还要足智多谋,谁个能够把我怎样?’”
窃时肆暴 老鼠放肆地偷吃东西。比喻得势时胡作非为,横行霸道。
眉飞色舞 色:脸色;表情。
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忘其所以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一来看见大郎殷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其所以。”
得意扬扬 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趾高气扬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高视阔步 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形容气概不凡。也形容傲慢看不起人的神气。 汉魏 刘桢《隋书・卢思道传》:“俄而抵掌扬眉,高视阔步。”
狂妄自大 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
狂妄傲慢;自以为了不起。
《旧唐书・皇甫镈传》:“执谊,叔文乘时多僻,而欲斡运六合,斟酌万几;……何狂妄之甚也。”
不可一世 可:许可;赞成。
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自命不凡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
形容自高。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娄县沈童者,年甫冠,习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
忘乎其形 犹忘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 郭沫若《高渐离》第五幕:“秦始皇已忘乎其形,愈摇动其身体,愈向高渐离身旁走去。”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得意忘形的近义词、同义词、相近词、替代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