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的近义词解析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一往无前 | 形容勇猛地、无畏地一直向前进(一往:一直向前进;无前:前面没有东西能阻挡)。 |
明・孙传庭《官兵苦战斩获疏》:“曹变蛟遵臣指画,与北兵转战冲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 |
昂首阔步 | 昂:仰;抬头;阔步:大踏步向前走。 抬起头;大步走向前;形容精神振奋勇往直前的样子。有时也用来形容态度高傲。 |
李大钊《青春》:“惟有昂首阔步,独往独来,何待他人之援手。” |
突飞猛进 | 疾速飞跃;迅疾前进。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 | 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三章:“进步文化的突飞猛进,虽有利于国家民族,虽有利于人民大众,但却是顽固派反动派的莫大的障碍物。” |
马不停蹄 | 停蹄:止步。 马跑起来不停歇。形容人的行动急促或连续不断地进行工作。 |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
再接再厉 | 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 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
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
英勇顽强 | 勇敢出众,强硬不屈。 | 毛泽东《论持久战》:“则是在他们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 |
高歌猛进 | 高声歌唱;奋勇前进。形容斗志高昂;勇往直前。 | 郭沫若《衷心的祝愿》:“一定要牢记毛主席,周总理的遗愿,努力为实现我国新时期的总任务而高歌猛进。” |
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
《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
不屈不挠 | 屈、挠:弯曲。 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 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
奋不顾身 |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 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
死不旋踵 | 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 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
《战国策・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
所向无敌 | 没有能敌得住的对手。指谁也抵挡不住。多形容军威极壮;锐不可当。 | 三国・蜀 诸葛亮《心书》:“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
重张旗鼓 | 重:重新;旗鼓:古时作战用的旌旗与战鼓。 比喻失败或受挫折后,重新整顿与组织力量,准备再干。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8回:“圣清室已覆,袁为总统,他自然重张旗鼓,又复上台。” |
义无反顾 |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 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
风雨无阻 |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黄秀才从陆路短船,风雨无阻,所以赶着了。”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 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艾青《光的赞歌》:“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光荣属于前赴后继的人。”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勇往直前的近义词、同义词、相近词、替代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