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霸道 héng xíng bà dào

横行霸道的近义词解析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专横跋扈 专断横行;蛮不讲理(跋扈:霸道;不讲道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胡作非为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清・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为所欲为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做。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
飞扬跋扈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
原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现形容气焰嚣张;目中无人。
《北史・齐纪上・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任性妄为 任性:放纵性情;妄:胡乱。
凭着自己的性情胡乱作事。
晋・戴逵《释能生存论》:任性恣情,肆行暴虐。
不可一世 可:许可;赞成。
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作威作福 作威:横行霸道;作福:奢侈享乐。
原指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现形容耀武扬威;横行霸道。
《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鱼肉乡里 鱼肉:比喻受宰割;乡里:地方上的老百姓。
把地方上的老百姓当作鱼、肉一样任意宰割。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妄作胡为 妄:狂妄;胡:乱。
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为,敢欺侮咱浮踪浪迹。
耀武扬威 耀:炫耀;夸耀;武:武力;扬威:显示威风。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也作“扬威耀武”。
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俺这唐兵人强马壮,耀武扬威,真个是将勇兵骁也。”
一手遮天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暴戾恣睢 暴戾:残暴凶狠;恣睢:横行霸道。
形容凶狠残暴;任意妄为。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雎,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为非作歹 做种种坏事。为:做;歹:指坏事。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哩。”
作奸犯科 作奸:干坏事;科:科条;法律条文。
为非作歹;触犯律条。
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倒行逆施 倒、逆:反常;行、施:做事。
违反常规;违背情理的行为一般指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时代进步方向的行为。
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霸道横行 横行霸道,蛮横无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还有等刁民恶棍,结交官府,盘剥乡愚,仗着银钱霸道横行,无恶不作。”
横行不法 指不守法纪,放肆妄为。 《辛亥革命》:“福建漳浦县天主教民,平日横行不法,县令又极意袒护,故平民衔恨次骨。”
肆无忌惮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惮:惧怕;畏惧。
任意妄为;一点顾忌、畏惧也没有。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称孤道寡 孤、寡:古代皇帝自称。
自封为王。比喻狂妄地以最高统治者自居。
《宣和遗事》前集:“天子道:‘咱八辈儿称孤道寡。’”
横行无忌 横行:行动蛮横;倚仗暴力干坏事;无忌:肆无忌惮。
仗势无所顾忌地干坏事。
《明史・赵南星传》:“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
横冲直撞 横的冲过去;直的撞过来。形容毫无顾忌地乱冲乱撞或蛮不讲礼。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黑旋风李逵和鲍旭引着两个牌手,在城里横冲直撞,追杀南兵。”
无法无天 法:法纪;天:天理。
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清・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只手遮天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穷凶极恶 穷:极端。
形容非常的凶恶。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
独霸一方 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横行霸道的近义词、同义词、相近词、替代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