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 tóng zhōu gòng jì

同舟共济的近义词解析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患难与共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
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风雨同舟 舟:船。
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同舟而济 济:渡水。
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同甘共苦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休戚与共 彼此有福有祸都共同承受。休:福;欢乐;戚:忧愁。
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明・瞿共美《天南逸史》:“臣与皇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愿自不同于诸臣,一切大政自得与闻。”
生死与共 同生共死;相依为命。形容彼此情谊深重。 《深情忆念周伯伯》:“几十年来,周总理与我父亲生死与共,休戚相关。”
心心相印 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唐・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
同心同德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和衷共济 衷:内心;济:渡水。
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守望相助 守望:防守了望。
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同气连枝 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通力合作 不分彼此;共同努力。通:联合。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盍彻乎”宋・朱熹注:“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
同心协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
唐・姚思廉《梁书・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志同道合 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
晋・陈寿《三国志・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分甘共苦 同享幸福,分担艰苦。 晋・王隐《晋书・应詹传》:“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
同病相怜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吴越同舟 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
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先秦・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情投意合 投:契合。
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
同衾共枕
安危与共 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相濡以沫 濡:沾湿;沫:唾沫。
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战国・庄子《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风雨共舟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甘苦与共 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
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同舟共济的近义词、同义词、相近词、替代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