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巧成拙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弄巧成拙的近义词解析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画蛇添足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多此一举 举:行动、举动。
做出不必要的;多余的举动。表示这一行动毫无必要。
清・侯方域《南省策》:“而况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举,以身累者乎?”
画虎类狗 类:象。
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适得其反 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形容结果正好与希望相反。 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三国・魏 稽康《幽愤》诗:“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抱薪救火 薪:柴草。
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也作“负(背)薪救火”。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三》:“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火不灭。”
画虎不成 画老虎画不好(画得像只狗)。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东汉・班固《东观汉记》:“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弄巧反拙 见“弄巧成拙”。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西子捧心,愈见增妍;丑妇效颦,弄巧反拙。”
掩耳盗铃 掩:遮盖;盗:偷。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竖子成名 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晋书・阮籍传》:“(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弄巧成拙的近义词、同义词、相近词、替代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