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不一
表里不一的近义词解析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阳奉阴违 | 阳:表面;奉:奉行;遵守;阴:背后;暗里;违:违背。 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
明・范景文《革大户行召募疏》:“如有日与胥徒比,而阳奉阴违,名去实存者,断以白简随其后。” |
名不副实 | 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 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指空有虚名。 |
三国・魏 刘邵《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
貌是情非 |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 | 《与僧正教》:“信可谓心与事背,貌是情非。” |
叶公好龙 | 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 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
质非文是 |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 汉・扬雄《法言・吾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
两面三刀 |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
徒有虚名 | 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
虚有其表 | 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好。虚:空;表:外表。 |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虚有其表耳!’”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表里不一的近义词、同义词、相近词、替代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