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流合污 tóng liú hé wū

同流合污的反义词解析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泾渭分明 古人认为;渭河水清;泾河水浊;两水合流后;清浊依旧分明。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区别。 唐・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洁身自好 洁:沌洁;好:喜爱。
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一尘不染 原为佛教用语。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说道者不为六尘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静。形容不受坏思想、坏作风的沾染和腐蚀。也形容环境清静整洁。 宋・张耒《腊初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束身自爱 犹言束身自修。 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稍束身自爱者,不敢逸于常轨,以蒙青史之诛。”
和而不同 和:和睦;同:苟同;无原则地附和。
与人和睦相处;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苟同。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择善而从 选择好的而遵循;依从。择:选择。
春秋・孔子《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洁身自爱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束身自修 谓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后汉书・卓茂传》:“[光武帝]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
誓不两立 发誓不跟敌人并存。形容双方仇恨极深。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
弃旧图新 图:图谋、追求。
抛弃旧的、不好的东西;追求新的、正确的东西。
唐・韩愈《昌黎集・上宰相书》第16卷:“忽将弃其旧而新是图,求老农老圃而为师。”
涅而不缁 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
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守身如玉 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回:“孩儿守身如玉,岂肯堕入污泥!”
不染一尘 形容清高廉洁。同“一尘不染”。 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胸中不染一尘,惟澄观天下之得失是非,自抒伟论。”
疾恶如仇 疾:厌恶;憎恨;恶:指坏人坏事。
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汉・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月,见善若惊,疾恶如仇。”
自命清高 自以为清高(命:认为;以为)。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出淤泥而不染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
生长在污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宋・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明哲保身 明哲:明智;通达事理。
指洞察事理、聪慧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也指为了个人得失不坚持原则;与世无争。
《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耻与为伍 耻:感到羞耻;与:跟;为伍:作伙伴。
比喻把跟某人在一起认为是可耻的事。
《后汉书・党锢传》:“逮桓灵之间,主政荒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旧唐书・罗士信传》:士信耻与为伍,率所部千余人奔于谷州。
涅而不淄 见“涅而不缁”。 明・张居正《七贤咏》序:“蝉蜕于粪溷之中,皭然涅而不淄者也。”
出世离群 脱离人世。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他只顾把这些出世离群的话当作一件正经事,终久不妥!”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同流合污的反义词、对立词、相反词以及同流合污的反义表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