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的反义词解析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神通广大 | 原是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师曰:‘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 |
大显身手 | 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 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
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
机关算尽 | 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 比喻用尽心思。 |
宋・黄庭坚《牧童歌》诗:“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
千方百计 | 方:方法;计:计谋。 想尽种种办法;用出种种计谋。 |
宋・朱熹《朱子类语・卷三十五・论语》:“譬如捉贼相似,须是著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
神机妙术 | 机:心思;术:手段,策略。 灵巧的心思,奇妙的谋划。形容计谋高明。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8回:“杨戬神机妙术奇,吕岳空自费心机。” |
足智多谋 | 足够的才智;大量的计谋。形容善于动脑筋出主意。谋:计谋。 |
元・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得心应手 | 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 战国・庄子《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
左右逢源 | 到处都能碰到取之不尽的源泉。比喻做事、写作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 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
机关用尽 | 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 比喻费尽了心机;挖空了心思;绞尽了脑汁地搞计谋。也作“机关算尽”。 |
宋・黄庭坚《牧童歌》诗:“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
计上心头 | 见“计上心来”。 | 元・张氏《青衲袄・偷期》:“计上心头,暗令家童私问候。” |
神机妙算 | 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 宋・赵佶《念奴娇》:“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
大刀阔斧 | 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
情急智生 | 情况紧急时;突然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汤升情急智生,忽然想出一条注意。” |
急中生智 | 智:智谋;对策。 在紧急中猛然想出了应付的好办法。 |
唐・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君,然敌则气生,急则智生。”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
细针密缕 | 针线细密;缝制精致。比喻周到细致。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这位姑娘虽是细针密缕的一个心思,却是海阔天空的一个性气,平日在一切琐屑小节上本就不大经心。”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8回:“西门庆道:‘常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到其间,道在人为。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上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 |
手到擒来 | 擒:捉拿。 一上手就把敌人捉了来。形容办事情一举成功。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八戒忍不住高声叫道:‘那里用甚么人马!又那里管甚么时辰!趁如今酒醉饭饱,我共师兄去,手到擒来!’”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束手无策的反义词、对立词、相反词以及束手无策的反义表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