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有礼 bīn bīn yǒu lǐ

彬彬有礼的近义词解析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温文尔雅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落落大方 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
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文质彬彬 原义为人的文采和本质都很适宜。后形容言谈举止斯文闲雅。彬彬:配合谐调。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容大雅 见“雍容闲雅”。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快走,那白白的鞋底与颤动的腿带,会显出轻灵飘洒;慢走,又显出雍容大雅。”
雅人深致 雅:高雅,高尚;致:情趣。
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必恭必敬 必:一定;十分;恭:有礼貌;敬:尊敬;有礼貌地对待。
形容态度神情十分恭敬谦逊;也作“毕恭毕敬”。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礼贤下士 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
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
北宋《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文质斌斌 见“文质彬彬”。 《南史・庾杲之刘怀珍等传论》:“怀珍宗族文质斌斌,自宋至梁,时移三代,或从隐节取高。”
知书达礼 知、达:懂得。
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群音类选・牧羊记・卫律说降》:“奈何所见不同,更不知书达礼。”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彬彬有礼的近义词、同义词、相近词、替代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