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出口成章的近义词解析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下笔成章 章:文章。
形容富有才华;思路敏捷。一动笔就能写成文章。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锦心绣口 锦、绣:精美艳丽的丝织品。
心里口中都像锦绣一样的绚丽多彩。形容文思巧妙;满腹文章;词藻华丽;才华横溢。
唐・柳宗元《乞巧文》:“骈四俪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咳唾成珠 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
“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庄周《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七步成诗 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与「七步成章」义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琅琅上口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
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清・王韬《淞隐漫录》:“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脱口成章 出口便成文章。喻才思敏捷。 宋・苏轼《黄州再祭文与可文》:“艺学之多,蔚如秋蒉。脱口成章,粲莫可耘。”
七步之才 形容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
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出语成章 见“出口成章”。 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玄奘精通汉梵文,又深探佛学,译经出语成章,笔人随写,即可披玩。”
对答如流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唐・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下笔成文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舍甥女不但诗才高美,且无书不读,下笔成文,千言立就。”
倚马可待 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唐・李白《与韩荆州韩宗书》:“纵之以清淡,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七步成章 同“七步成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才思敏捷 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出口成章的近义词、同义词、相近词、替代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