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不守舍 shén bù shǒu shè

神不守舍的近义词解析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六神无主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肾、脾、胆的神;无主: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
形容心慌意乱;惊慌失措。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吓得知县已六神无主,还有甚心肠去吃酒。”
心猿意马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心胆俱碎 见“心胆俱裂”。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2回:“于途中连得告急之报,军士已知家国被袭,心胆俱碎,又且远行疲敝,皆无斗志。”
心惊胆战 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
元・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神魂颠倒 神魂:精神。
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态。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
魂不守舍 舍:住宅;指人的躯体。
灵魂离开了躯体。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 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焉:古汉语助词;相当于“于此”。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丧魂落魄 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管桦《惩罚》:“鬼子山本踉跄了一下,岔开两腿,丧魂落魄地瞥了一眼从死尸堆里露出半个脸的川岛。”
丧魂失魄 原义为失去了魂魄。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鲁迅《坟・未有天才之前》:“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
神不收舍 见“神不守舍”。 清・沈复《浮生六记》第三卷:“余曰:‘此神不收舍,服以补剂,静心调养,自能安痊。’”
魂飞魄散 魂:灵魂;魄: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
指魂飞了;魄也散了。形容极度惊恐。
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三翻四复 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神不附体 形容心神不定。 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早是身体不快,又遇着这等人物,教我神不附体,何时是可也。”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神不守舍的近义词、同义词、相近词、替代词等。